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(简称同仁医院)始建于1886年,是一所以眼科学、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。今天的同仁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,现有职工3600余人。医院设有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,开放病床1611张,年门急诊量270余万人次。
医院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
官方网址:https://www.trhos.com/
同仁医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,北京学者3名,长江学者1名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名,获国家级、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12名。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,医院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。医院现有学位点28个,其中博士学位点13个。硕士生导师114人,博士生导师41人。拥有15个北京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。改革开放以来,医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8项,其中国家级8项,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53项。
历史沿革:
1886年,清光绪十二年,美国基督教“卫理公会”的兰大夫、卫大夫在崇文门的孝顺胡同开办名为“同仁医院”的眼科诊所。
1914年,医院南楼建成。同年,西病房楼落成。医院的病房设在西楼,分为三层,有眼科、内科和外科病房,眼科约占1/2。
1917年,医院北楼落成,贺庆院长得到了中华博医学会的资助,聘请美国医生潘提司先生来院工作,设立牙科。1918年与协和医院合办牙科专门医学校。
1942年,日伪北京特别市公署卫生局接收同仁医院全部资产,日伪北京市卫生局将同仁医院改为“市立第二医院”,贺庆院长被迫离职。
1949年4月,在中共北京市委及市总工会的领导下,医院建立了工会。同年11月,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。
1955年,医院更名为“北京市同仁医院”。
1959年,眼科研究所成立,设有微生物、病理、生理研究室,罗宗贤教授任所长。
1966年,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院更名为“北京市工农兵医院”。
1979年,医院复名“北京市同仁医院”。
1994年,更名为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”。
科室设置:
预防保健科 /全科医疗科 /内科 | 呼吸内科专业 | 消化内科专业 | 神经内科专业 | 心血管内科专业 | 血液内科专业 | 肾病学专业 | 内分泌专业 | 免疫学专业 | 变态反应专业 | 老年病专业 /外科 | 普通外科专业 | 神经外科专业 | 骨科专业 | 泌尿外科专业 | 胸外科专业 |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| 整形外科专业 /妇产科 | 妇科专业 | 产科专业 | 计划生育专业 | 优生学专业 |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 /妇女保健科 | 围产期保健专业 | 更年期保健专业 |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 /儿科 | 新生儿专业 | 小儿传染病专业 | 小儿消化专业 | 小儿呼吸专业 | 小儿心脏病专业 | 小儿肾病专业 | 小儿血液病专业 | 小儿内分泌专业 | 小儿遗传病专业 | 小儿免疫专业 /儿童保健科 |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 |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 | 儿童五官保健专业 | 儿童康复专业 /眼科 /耳鼻咽喉科 | 耳科专业 | 鼻科专业 | 咽喉科专业 /口腔科 | 牙体牙髓病专业 | 牙周病专业 | 口腔粘膜病专业 | 儿童口腔专业 |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 | 口腔修复专业 | 口腔正畸专业 | 口腔种植专业 | 口腔麻醉专业 |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专业 | 口腔病理专业 | 预防口腔专业 /皮肤科 | 皮肤病专业 | 性传播疾病专业 /医疗美容科 /精神科 | 精神康复专业 | 临床心理专业 /传染科 | 肠道传染病专业 | 肝炎专业 /肿瘤科 /急诊医学科 /康复医学科 /麻醉科 /重症医学科 /医学检验科 | 临床体液、血液专业 | 临床微生物学专业 | 临床化学检验专业 | 临床免疫、血清学专业 | 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 /病理科 /医学影像科 | X线诊断专业 | CT诊断专业 | 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 | 核医学专业 | 超声诊断专业 | 心电诊断专业 |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|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| 介入放射学专业 /中医科 | 内科专业 | 妇产科专业 | 儿科专业 | 皮肤科专业 | 眼科专业 | 耳鼻咽喉科专业 | 老年病科专业 | 针灸科专业 | 推拿科专业 | 康复医学专业